网球论坛

首页 » 种类 » 常识 » 比冥想更强大的思维方式悟
TUhjnbcbe - 2024/5/11 17:22:00

今天看到一个书评,把我一直想表达的那种感觉,用一股相当有力量的情感表述出来,“吴”写出了我这么多年的心声。

这是他的书评:

“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君子,甚至圣人”

吴应该写出了了大多数长期探索修行之人的内心,这种感觉,一直伴随我,正是这种不确定性,看似有解又无解的混乱与迷茫,在推动我不断地探索。

我现在的书架上,摆放着大量的书,大部分购于5年前,我曾经相信,只要打通所有“重量级”的书,就可以找到我要的解决方案,因此,我曾花1-2年通读了大量的书籍,所有书籍都会有道理,读的时候,你都觉得没错,但是读完后,你依旧回归原本的生活。

我找了无数的书,试图找到一本可以回答:“为什么学习了大量的人生理论,却无法应用或改变人生?”。

大部分作者,都只负责告诉你道理与知识,但是从来不管读者是否能够真正把知识用起来,这似乎是一个正常的认知:“用不用,这是你的事,跟我作者似乎无关”。

很多写书人,甚至都不知道这么一回事,他认为只要把知识给你就可以了。

又或者说,当我全面进入研究背后的天道的时候,我才意识到:“研究知识如何有效落地,是一门深奥的天道学问”。

我其实很少对《大脑觉醒》进行2分法,它一方面研究人性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它还研究如何有效把知识落地。

很多人认为:“学习到知识,然后拿去实践,就可以落地”。

但是事情远远没有那么简单。

比如《道德经》,它里面几乎把人性的解决方案都拆解出来了,但是老子没有告诉你,如何落地,几乎所有传统修行文化,都在试图做这一步,但是它却无法清晰地告诉你:“如何具体做的大脑原理”,这就导致出现大量神秘的模棱两可的东西,因此,导致大量修行之人走了无数弯路,不管探索多少年,依旧找不到解决之道。

当时,为了回答,研究这个问题,我看了大量关于学习法的书籍,我发现没有一本是真正触达天道的,因为要清晰地解开这个问题,必须全面系统的打通大脑的神经元原理,特别是动物脑,因为正是它在阻碍我们的学习力,阻碍前额叶总裁脑的发挥。

重申《大脑觉醒》的一些重点

《大脑觉醒》几乎就是在回答这个问题的:“如何有效把知识落地?”,但是限于一年前的认知,当时有些细致的东西,没有进行展开,因此,我最近写了大量充实性阅读,读大家一定要结合起来读。

《大脑觉醒》是很难简单读出味道的,得悟。

不奢求得到很多,有时候彻底打通一个就够了。

悟的概念就是,你要坚信眼前的每一个瞬间都不是平白无故存在的,都是天道,把它悟出来,直到你看透所有瞬间,细化到点击某个app的行为。

悟,还包括停顿,比如吃饭时必须停顿一下,预留足够的时间才能够感知到某个饭菜背后更多的信息。比如下棋时抽离出来观察自己,而不是琢磨棋盘

基于思维特征,必须为了悟而悟,比如我去打球,不是为了打球而是为了悟,我借打球来悟。

稻盛和夫说工作与生活的目的是修炼心性,意思就是人生是为了悟,经历是为了悟。

达到这个境界,悟才真正成立,才真正具备深度与广度。

去打球,不是为了打球本身,而是为了“悟”

读书群的好处是实时与最新,方便我把要点指出,同时引导大家进行有效的编码,比如关于觉察与悟的地位与重要性,大家似乎都没有接收到。

我多次强调:“人生就是为了经历后的觉察”,这句话,背后是一个关于意识与思维的大天道,因为只要一个事件能够成功的预设或激活这个目的,那么它瞬间就可以把我们切换到“旁观者视角”。

这就是我们思维的重要特征,在左右手刷牙作业中,你每次要用弱模型刷牙,你会发现有难度与阻力,这个阻力来自于大脑对强模型的依赖。

因此,用弱模型是违背大脑的省能原理的,它会受到来自强模型的抗拒,它表达为你去刷牙的时候,会自动化的选择右手强模型,自然而然的,理所当然的,此时,你要用左手,你得在意志力上突破这个惰性,清晰地告诉自己,我就是要用左手。

这就是“有意而为”的觉察,觉察与编码,是需要有意而为了,是需要“刻意的”,它类似于我们去找导师练习小提琴,是要去刻意练习提升某个技巧的,此时需要走出舒适区。

它是相当难的,因此,当我说我去打网球是为了觉察与悟,仅仅这个情景,我践行了一年,直到最近,才开始能够更大程度在这个过程里面,实现觉察。

很多人读完《大脑觉醒》后,觉得还是没感觉,因此,我会推荐结合《第一性原理的思维模型》,这个专栏覆盖我几年来的所有思维模型,均是从不同角度解剖《大脑觉醒》中的核心原理。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7%
1
查看完整版本: 比冥想更强大的思维方式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