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强悍的写作能力(恕我自夸,不过是事实)激发了各大门派的斗志,看到各家也在争夺话语权,写出了自己的用心之作。百家争鸣,这对于论坛,对于网球都是好事情。
看了几篇用心之作,本来希望学习别家长处,促进自己的进步,但是看后却有些失望。今天主要讲一篇,讲的是业余球手的正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之道。一方面他写的很全面,也很多,但是另一方面,看完之后,觉得他没有抓住重点。
举个例子。我女儿的同学最近转学到了一所全英语教学的贵族学校,(这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家不是本地的,面临中考,没法考高中),我问我女儿,那里的功课什么水平?我女儿说,数学很简单,相当于初一水平。不过也不简单,老师要求用一种特定的,让她蒙圈的复杂过程得到答案,否则算错。我女儿的同学很痛苦,非常不适应。
科学上,有一条被普遍遵循的原则,就是“奥卡姆剃刀原理”——无需必要,勿增实体。它还有一种更为常见的表述形式:当你有两个或多个处于竞争地位的理论能得出同样的结论,那么简单或可证伪的那个更好。
我女儿同学的贵族学校的教育就在这上面出了问题,简单问题复杂化,怪不得英国人要找中国人教数学。
本文提到的这位作者,就是这个问题,不是说他不对,而是简单问题复杂化。在我看来,初学者出现的小问题,根本没必要一个一个去纠正,这样浪费精力,浪费时间,效果也不好。好像火车要提速,就必须甩站,如果你每一个小站都停,那是绿皮火车慢生活,普通动车都比你快不止10倍,更不要说是高铁了。
说回正手问题,那位作者所说的问题都像是绿皮车停靠的小站,而我们乘坐高铁,一站就过去了,根本不会知道到还有那些小站的存在。那么什么是正手动作的高铁大站呢?是动作的一致性。
抓住动作一致性这个核心内容就可以打好正手了。如何练习?多回合对拉。回合以上,动作一致性自然会好。就像周老师这个例子(80回合对拉的过程就不放了,这里是结果)。
这就像是骑单车,开始骑的时候歪歪扭扭,蹬起来以后,车子的运动会让你的动作变得合理顺畅,这是不由你的意志为转移的,你的注意力只要放在如何让车子蹬起来就好了,不用太在意蹬起来的过程是不是优美。
有人会问,那文中提到的控制落点怎么解决?控制落点完全算不上是个问题,即使是被喷的很严重的我的学生的这组对打,即使她们现在这个水平,也不存在控制落点的问题。
为什么?比如你们看,她们现在只打正手,反手根本没涉及,这就是原因之一。她们要维持多回合,就要努力把球喂向对方的正手(当然这里有我独特而简单的技巧),这样回合才能延续下去。所以她们的每一拍都是有明确的目的性的,也就是说她们还不太会打球,就已经被迫在练打点!而一旦突破回合,你想打哪里就打哪里。就像我们学会开车后只会向一个方向开吗?
文中提到的后两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发力。文中说到发不出力和发力失误。发不出力和发力失误是怎么来的?源于发力错误!具体错误原因可以参考我的“你的球速为什么上不去?”这一篇文中“狐假虎威”的例子。
发力和动作的一致性是一个问题。打个比方,假设一个班有两个学生,一个学霸,一个学渣,学渣每次考试抄学霸的,有的时候考的也很好,但是不是每次都能抄的跟学霸一模一样,所成绩自然就不稳定,好的时候很好,不好的时候很差。这就是动作不一致的原因。
跟正规网球教学学习的你,就是这个打小抄的学渣。你并不理解击球动作,教练告诉你这样你就这样,照猫画虎。但是每次抄的并不一定像,所以何谈动作一致性?
而我教的学生,就是那个学霸,他不会去死记硬背答案。他只要知道正确的推导原理就可以了,考试就不会错。说回动作一致性,我的学生理解这个动作是怎么来的,他不会去把注意力放在动作本身对错上,如果感觉不好,他会沿着我教的解题思路捋一遍,正确的感觉自然就找回来了,而这个解题思路就是正确发力。动作一致性不是每次要力图保持一致,而是每次都知道如何正确发力,就像如何把题作对。为什么学霸每次都可以考分?是因为每次他都知道如何把题作对,这就是动作一致性的原理。
练习动作一致性在我的教学方法里面区分为两种情况,初学者,一张白纸,我会让他们进行3/4场的对打。这种对打要求全部采用大肌肉发力,而没有小肌肉系统的大肌肉发力,正常的击球距离就是3/4场。放一段我另外的学生的视频,10小时的。
而对于周老师这样的改动作的学生,因为已经养成了动作不一致的不好习惯,我要求发球区半场回合,动作一致性差的3.5以下球友,打不了半场回合,但是全场回合反而还可以。你们可以检验一下,如果你半场回合打得磕磕绊绊,说明你的动作一致性不好。解决办法就是半场对拉,回合以上。
这里面还有两个误区,一是发力链。我从来不说发力链,为什么?发力链是一句废话。任何一种发力都会有自己的发力链,不会有单一的,没有发力链的发力。发力链只有顺畅的和不顺畅的分别,不顺畅的时候,你提醒学生那里出了问题就可以了。要知道,人的身体并不完全由大脑支配的,如果全部靠大脑支配,大脑会累死。大脑只负责宏观,重要的工作,而低端的工作由中枢神迹以及它的分支完成。人类有自然的运动条件反射,对于打球这件事情,它会自己寻找合理的方式。而老师要做的,不是告诉他手该怎样,脚该怎样,让他变得手足无措。而是引导他自然达成正确的目标,目标达到了,动作的流畅合理是达到目标的副产品。以动作为目标,是舍本逐末。
另一个误区是控制。我反对控制,提倡释放。控制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不成立的。人本身是一个工作系统,这个系统里面需要各个环节齐心合力完成一件事情——击球。但是这时候你要抽调一部分力量去监督其他力量朝着正确的方向工作,这是不是自己的相当一部分力量用在了内耗上了?控制这件事情本身就是力量输出不畅的大原因。当然释放也有释放的方法和次序,我的方法是逐阶段释放,比如我学校的学生,她们这个阶段就是完全释放核心力量阶段。这个过程中,完全不要使用非核心力量,这里面也有特别的训练方法。因为有这一系列独特的方法,现在我的一对一教学体系已经非常成熟,学成率%。20到30次达到2.5的水平,像周老师这样。而集体授课,现在还是进行时,我正等待这学期结出果实。(作者:sim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