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体育学院为原国家体育总局直属的六所体育院校之一,现为四川省与国家体育总局共建院校,是国内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体育院校。学校本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区,毗邻闻名中外的历史名胜武侯祠。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余人,博士与硕士研究生余人。学校环境优雅,基础设施布局合理,体育训练场馆、教学科研与实验仪器设备、图书文献保障和相关校舍等公共服务体系能较好满足人才培养需要。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学校秉承“行健不息积健为雄”的校训,坚持“办学传统塑风格,改革创新聚活力,多元服务拓影响,内涵发展上台阶”的思路,淬炼形成了“以体为本,体医渗透、体文结合”的鲜明办学特色。
一、招生专业介绍
运动训练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运动训练专业现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本专业不断优化运动训练专业本科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建立了省级竞技体育实验教学中心和省级高水平竞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专业课程体系中《乒乓球》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网球》、《举重》、《田径》、《篮球》、《足球》、《排球》和《游泳》等7门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大量主干课程精品化,从制度层面、师资层面确保了高质量的本科教学。本专业教师主持编写了包括国家级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在内的各级各类专业教材40余部。本专业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并取得了多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
运动训练专业已形成教学、训练、科研相结合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运动成绩与教学质量有了长足进步。近年来,本专业培养了国际健将7名,运动健将47名,获得国际、国内各项比赛金牌36枚、银牌25枚、铜牌20枚。
该专业面向全国实行单独招生。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较好的科学和文化素养,具备现代教育、健康理念,富有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系统掌握专项运动教学、训练、竞赛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具备较高的专项运动技能、运动训练指导及竞赛组织能力,能胜任高水平队、各级各类学校、体育俱乐部专项运动教学、训练和竞赛组织工作的“一专多能”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课程设置
开设的主要课程有:运动训练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管理学、运动选材学、运动竞赛学、郑氏推拿学、体能训练学、运动技术分析与诊断、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教育学、体育基本理论、运动训练科研与方法以及主修项目理论与实践。
就业方向:高水平运动队,各级各类学校,体育俱乐部专项运动教学,训练和竞赛组织工作。
()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二、招生对象与要求
1.符合高考报名条件,考生须参加生源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组织的高考报名(具体按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要求执行)。
2.运动训练专业(冬季项目)招收一级及以上运动员项目:速度滑冰、短道速滑、冰球、跳台滑雪、单板滑雪。
3.身体健康,符合教育部、卫生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3号)及有关补充规定要求。
三、招生计划
年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总计划:名。
注:以上计划为拟定计划(含保送录取运动员计划),正式计划以上级部门下达为准。面向全国招生,不列分省计划。
四、考试报名与考试
统一在“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或“体教联盟APP”中体育单招管理系统中进行,具体安排见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发布《年体育单招考生指南》的通告。
五、录取原则
1.在文化和体育专项成绩达到学校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基础上,根据考生的文化成绩和体育专项成绩进行综合分计算(综合分=文化考试成绩/6×30%+体育专项成绩×70%),分项目依据综合分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在综合分相同的情况下,按体育专项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2.按照国家体育总局文件要求,对具备一级运动员等级的考生,可在院校文化成绩最低录取控制线下降低30分录取;对具备运动健将技术等级的考生,可在院校文化成绩最低录取控制线下降低50分录取。
六、保送录取运动员
请申请我校保送录取的运动员按照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发布的体科字[]号文件《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做好年高校保送录取运动员有关事宜的通知》的要求办理。
七、联系方式
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