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的同学明显能够察觉到,自从刘备白帝城托孤以后,整个故事情节开始显现出后劲不足的感觉。
那种感觉怎么形容呢?
就像要死的人还吊着一口气,你说它要结束了吧,后面还有三十来回的故事情节。
但是你越往后看,越有一种味同嚼蜡,行文拖沓的感觉。
有时甚至让你怀疑罗贯中是不是黔驴技穷,有点江郎才尽的怪感。
可是白帝城托孤以后并非没有经典情节出现,如“七擒孟获”、“挥泪斩马谡”、“空城计”;
不过拿“七擒孟获”来说,实在是占据了太多篇幅,就写南征孟获,足足写了五个章节才写完。
而且就围绕这么一件事。
反正我看到这一情节的时候,基本上是一目十行跳着过去看的。
很显然罗贯中为了凸出诸葛亮神机妙算的“智”,以及孟获不屈不挠的“蠢”;
可谓在此不惜笔墨,尽管很成功的塑造了诸葛亮一切尽在掌握的“智慧”,但是无疑让行文陷入了沉闷、无趣的拖沓之中。
最要命的是陷入了“套路化”中,每一次孟获被放回去以后,无非就是重新聚集*队,战斗方式无非也是偷袭,诈降、劫寨。
但是诸葛亮往往都先发制人的算准孟获的打算,因此导致故事效果反而少了一丝惊险和跌宕的感受。
整个情节描写下来,除了让读者看到诸葛亮的聪明以外,其实整个情节是相当索然无味和沉闷的。
这在故事效果中叫做“线索单一化”,孟获魔高一尺,但是诸葛亮总是道高一丈,不论孟获怎么反抗挣扎,诸葛亮总是能够轻而易举的击败他。
而诸葛亮的应对办法往往只是一句轻描淡写的“我早已料到”;
虽然要体现的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但是反而给人一种苍白贫乏的感觉。
这里出现了一个导致后三十回不如前面精彩的因素就是——剧情拖沓化;
这也是现今网文小说陷入的一个困境,把故事无限拉长,在一个细节上进行不必要的深度展现。
就像描写一个人吃饭的场景,从举筷夹菜,到送入口中咀嚼,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刻画出来。
虽然在文本效果中是一种很厉害的技巧把控,但是却让故事效果大打折扣。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就拿前面关云长投降曹操以后这一情节来说,罗贯中用一种相当轻快的手法,在短短四章以内。
就精彩的刻画了关云长斩颜良文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最后终于和刘备团聚的精彩情节。
同时把关羽忠肝义胆的光辉形象刻画无疑,行文流畅,一气呵成,可谓是精彩至极。
这种“轻快化的手法”最大限度展现了故事全貌,又让故事不落于拖沓之中,正犹如“过五关斩六将”这个情节一样。
一刀一个,手起刀落,干净爽快,用李白的诗歌来说,叫“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但是在后三十回中,再没有这种“十步杀一人”的轻快感了,而是陷入了“鏖战无果,僵持不下”的尴尬处境。
这种处境就是“情境转换的固化”,刘备托孤以后,或不如说伴随着关羽、张飞、曹操、刘备这些关键人物退出故事情节。
刘备丧命白帝城以后,整个后半场的故事就成为了诸葛亮一个人的舞台。
故事的群像性已经不复存在,导致整个舞台显得有点单调和平淡,这种群像性怎么理解呢?
譬如在此之前,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舞台上弥漫的是一种活跃、轻快,环环相扣的紧张惊险感。
曹操献刀以后立刻就是三英战吕布,接着又是杀董卓,打曹操,灭吕布,紧随其后又是官渡之战,然后就是关羽过五关斩六将。
因此,读者很容易在这种让人眼花缭乱的轻快情节中获得一种阅读快感,不同故事情境带来的效果转换最大限度保证了故事的趣味性和生命力。
就像今日好莱坞大片一样,惊险场景一个接一个,炫酷镜头目接不暇,特效化场景轮番上阵;
而与之截然相反的是后三十回中,这种人物脸谱以及故事情节开始进入固化的沉闷和无趣中。
刘马关张飞,袁曹董吕孙这些前期活跃在舞台上的人物都相继退出了舞台,尤其是曹操这个重要的人物退出以后。
那种文学效果中“正派和反派对抗”的故事趣味性就不存在了,就像大家只想看美国队长和灭霸打斗的场景,不想听他们那一套拯救世界的老套言论。
所以我们看到,后三十回中就只有诸葛亮撑起了整个故事场景。
可这时候至少还有诸葛亮的八卦阵、木牛流马、空城计,以及他和司马懿之间的对抗可看。
但要命的是连诸葛亮很快也向天借命不成后退出了故事舞台,而这时候还有整整十五回的故事情节。
在这最后十五回的故事中,出现了一种叫做“去人物中心化”的文本形式。
整个故事的结尾已经没有了中心人物,整个文本效果已经乱套了,一会儿描写姜维,一会儿描写司马懿。
当然故事本身是存在关联性的,但是已经跃然到一种上帝视角的高度。
这所谓的上帝视角自然就是“去人物中心化”的证明,譬如之前我们可以看到以刘马关张飞这些中心人物展开的剧情。
所以营造出很紧密、凝视的剧情感,但是到了最后这三十几回中。
整个故事已经变得松松垮垮,就像一张网球拍一样,用力打下去却颇有一种无力感,因为风都从网孔里漏走了。
由于要契合整个三国历史的走向,所以罗贯中必须采用这种跳跃式的布局,一会儿写蜀汉,一会儿写曹魏,一会儿又写东吴。
多线推进,最后汇于一个最终结局。
但就故事关联的效果来说,这种效果并不大,它仅存的只有历史关联。
毕竟不能瞎编说蜀汉统一,而且在这三十几回里,也几乎没有再出现经典情节。
应该说这是由于给罗贯中可改编的空间过于狭小,或者还是说罗贯中有点后继无力了呢?
毕竟这是一位能够凭空捏造出“过五关斩六将”这种精彩情节的小说家,又能改编“煮酒论英雄”。
然而在后半场的描写中确实显露出一丝后继无力的感觉。
相信读者会发现,品三国的主要情节都集中在曹操和刘备死之前,对于后面的情节几乎少有人去评判。
其实这就是因为故事情节拖沓化、以及“去人物中心化”带来的故事场景不具有关联性,以及经典场景的缺乏,导致读者对后半场的情节不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