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很多读者在后台留言,说快去看看吧,*老师“翻车”了。
我一时疑惑,搜了半天,我才发现其实是*老师在B站上人设“翻车”了。
现在打开B站搜索*,几乎都是各路UP主对*的恶搞、讽刺和批评。
*这张定格画面也被做成了表情包,开始了病*式传播。
这一切的根源,我们还要从“不会吧?”与“不然呢?”说起。
1
*在年轻人内风评剧变的导火索,是他在青年对话栏目——《对白》中的一段视频。
节目中,一位大学生向*提问“如何看待当代年轻人「精分」的现象?”
即“当代年轻人对国家的命运前途感到乐观,但是又对个人的发展前途感到悲观”。
面对这样尖锐的提问,*几乎没有沉吟,他就给出了基本论点,理解下来就是:
“我们上一代比你们更不幸,你们的焦虑是幸福的烦恼。”
这个属实。
*年出生在内蒙古,年从中传毕业,他经历过高考恢复、改革开放,他的青年时代是跟祖国一起成长起来的。
但他劝诫年轻人时,却恰巧触碰了当代年轻人的雷区。
短短几分钟的讲话,*在“房价”、“就业”、“婚恋”这三个当代年轻人最为苦恼的话题间反复横跳:
先说到他们那个年代没想过自己买房子,也没想过自己选工作,因为“房子住单位,毕业包分配”。
·年轻人称之为“白氏凡尔赛”
而*推进情绪时用了一连串夺命反问,使这段发言的气氛开始变得焦灼。
但他似乎并没有亲身体会过年轻人“望楼兴叹”的无力、“福报加班”的无望、“相亲循环”的无奈。
这一切的一切,都被一句轻盈的“不会吧?”烧成了无边怒火,年轻头颅的血压冲得比市中心房价还高。
这种说话方式总能令多数人遥想起长辈握着你手攀谈的场景,他们总是很擅长用四十年前的经验点评你年的生活。
比如说你用手机回复老板的夺命连环call,你妈却说你一整天就知道玩手机。
你爆肝看视频上网课、剪素材,你爷爷却说你沉迷于电脑。
亲戚来家里做客,看到你厨房垃圾桶里吃剩的外卖盒,那是你前夜通宵留下的废墟,他们说你不爱惜身体,竟然懒得给自己做一顿饭。
2
《对白》是由*在年发起的,面向当代青年学生,讨论社会热点问题的对话类节目。
一个跟青年“话疗”的节目,聊点青年前途命运的困惑无可厚非。
但*治疗年轻人的方式却出了偏差。
跟年轻人“话疗”,绝不是长辈自上而下的教育灌输,需要掌握火候以及条件。
比方说鼻祖赵本山,他话疗成功的对象永远不是什么二十来岁的晚辈后生,而是老范、吴总、德彪之类的同龄朋友。
因为他们生在同一个时代周期下,所以能充分地理解对方的苦衷。
妄图通过几分钟的说教来说服年轻人高强度抗压,无异于为了解决便秘而倒立拉屎一般荒谬。
另一个问题是,*的这番回答显然没有做好功课。
*们能看到年轻人换了更先进的手机,可以更快捷地接收信息。
却看不到年轻人用更先进的手机,是为了每时每刻快速地接入工作。
“叮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