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胚、雕刻、打磨、彩绘……近日,记者跟随中国残联组织的“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秋冬季主题采访团走进云南省剑川县松缘彩艺木雕厂,工人们正用灵巧的手挥动雕刻刀,打造着一件件精雕细琢的工艺品。
云南省剑川县素有“木雕之乡”之称,木雕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剑川木雕艺术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闻名海内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曾经国家级贫困县的剑川县,随着时代的变迁,当地木雕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木雕产业也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钱袋子”。而这其中,残疾人也通过学习与自身相适合的彩绘木雕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走上了脱贫奔小康之路。剑川县松缘彩艺木雕厂一角
“针对残疾人的情况,重点开展木雕工具的分类、打磨、绘画基础知识、木雕技能实作实训等培训。同时,还免费为学员置办雕刻工具,免费提供吃住。”剑川县松缘彩艺木雕厂负责人告诉记者,木雕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学员学成后可按个人意愿实行双向择业选择。自己愿意继续留在木雕厂从事木雕工作的,木雕厂会与其签订劳动合同,让他们边学边做边拿工资,能在短期内用劳动来创造和体现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据了解,近几年来,剑川县松缘彩艺木雕厂已累计培训多名学员,其中,建档立卡户50多名,残疾学员30多名。目前,已经与木雕厂签订劳动合同签的有13名残疾人。
今年37岁的施义成是剑川县羊岑乡兴文村村民,四级肢体残疾人,是“培训+就业”的受益残疾人之一。如今的施义成已经从一个只会种庄稼的“庄稼汉”变成了一名资深技工。学成之后,还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施义成介绍自己的作品此外,为了充分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方便残疾人生产生活,木雕厂根据需求采取集中就业和分散就业的不同形式,为残疾人实现“居家就业”创造了条件。“送货上门服务和回收取货服务”,所采取的分散式家庭制作的“企业+基地+工匠”的就业模式,极大地方便了残疾人。正在进行彩绘的残疾员工
来自羊岑乡六联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苏寿珍夫妻就是通过“居家就业”形式实现了脱贫。记者了解到,苏寿珍夫妻二人都是聋人,自从在木雕厂学习彩绘木雕技艺后,因家与工作室距离远、出行不便,一直在家中自行进行雕刻,是木雕厂一直“取货上门”的服务对象之一,现在每人每月稳定收入达到元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残疾人不仅通过木雕产业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也成功实现了“脱单”。“通过我们的培训平台,很多残疾学员在培训中相互认识、相互了解后组成了家庭,现在已经促成了4对学员。”剑川县松缘彩艺木雕厂负责人说。
脱贫又“脱单”,生活有奔头,剑川县残疾人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来源:中国网编辑:武岩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