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需报告请登录。
碳纤维行业龙头企业,军民融合引领行业成长
碳纤维首家上市民营企业,股权结构清晰
光威复材是国内碳纤维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公司专业从事碳纤维、碳纤维织物、碳纤维预浸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及碳纤维核心生产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年威海拓展成立,为中国第一家从事碳纤维研发生产的民营企业公司;年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于年在深交所上市。公司曾承担科技部计划等项目,突破多项关键技术,经过多年的技术积淀,目前已形成了从原丝开始的碳纤维、织物、树脂、高性能预浸材料、复合材料制品的完整产业链布局,是目前国内碳纤维行业生产品种最全、生产技术最先进、产业链最完整的龙头企业之一。
公司控股股东为光威集团,实际控制人为陈亮先生、王言卿女士。陈亮先生与王言卿女士分别为公司创始人的长子与遗孀,两者通过光威集团控制公司37.33%的股份,陈亮现任公司董事。
公司不断完善产品结构,投设子公司扩展业务范围。目前公司旗下拥有威海拓展纤维、光威产业技术研究院、光威能源及光威精密等五家全资子公司,形成了囊括碳纤维板块、通用新材料板块、复合材料板块、能源新材料与精密机械板块五个板块在内的产业链布局。
业绩持续高速增长,产品与市场结构不断优化
年实现上市后,公司规模加速扩张。上市进一步增强了公司的资本实力,扩大了融资渠道,打开了市场发展空间,公司以上市作为新起点,进入了健康、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公司营业总收入从年的4.68亿元发展至年实现13.64亿元营收,保持着业务的高速扩张趋势;公司年利润总额年为0.65亿元,而到年年利润已达4.23亿元,CAGR高达65%。其中年归母利润增长率高达%,主要由于一次性收到经核定的以前年度增值税退税较大计入“营业外收入”所致。年前三季度,公司仍实现营收同比高速增长3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3%,且近两年公司净利润增速皆高于营收增速,盈利能力不断增强。
公司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深入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碳纤维及织物始终为公司核心产品,是公司利润的最大贡献产品,主要客户为军工企业,其销售额逐年递增。预浸料为公司传统优势产品,主要应用于民用领域,下游客户主要分布在渔具、体育休闲、民用航空、游艇、电子通讯、医用器械等领域,部分用于军品。制品及其他产品主要应用于航天航空、风电、渔具等领域。此外,公司分别开发了登机梯和风电碳梁两大新业务,航空登机梯作为军工类产品,工艺技术要求高、产品附加值高,代表了公司高端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
年,公司军品业务比重延续以前年度下降的趋势,首次下降到一半以下,而碳梁业务的销售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比重将近4成。公司在保障军品交付和承担的项目任务的前提下,继续贯彻军品优先、军民共用、以民养军、军民品互动发展的策略,继续投入资源加大对民品碳纤维的技术开发和市场培育,同时,对以碳梁为代表的、成熟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工业产品,集中投入优势资源努力做大做强,业务机构继续得到改善,业务结构更趋合理,业务发展更趋健康。
公司产品毛利率保持稳定,运营效率稳步提升
公司民品业务不断扩张,军品毛利率保持稳定。由于军用产品的毛利率要远高于民用产品的毛利率,随着公司在民用领域的拓展,整体毛利率水平呈下滑趋势。但是细分来看,公司近五年来碳纤维及织物的毛利率在一直增长,年高达80.0%,显示了公司军用产品高竞争力高附加值的特点。另一方面,公司大力发展风电碳梁业务,而碳梁的毛利率18年为21.9%,高于一般的民用预浸料产品毛利率。随着后期产品线的不断成熟,产量的不断提高,规模效应的形成,碳梁产品的毛利率预计将逐步提高,未来公司整体毛利率将有良好表现。
精益管理成效显著,费用率逐年下降。公司近两年随着民品市场规模的扩大,销售费用有所提高,但公司通过一系列措施,有效提升了管理效率和生产效率,实现费用率连年下降,年仅为21.4%,年前三季度为16.7%。公司采取的提效措施包括通过价值流和信息流分析、均衡生产、优化车间布局等工具,进一步优化作业流程,提高响应速度和能力;通过期量管理、绩效管理等精益管理方法和经验学习,结合实际应用到各板块的日常管理中。
全球10万吨市场空间,军民需求双高增
碳纤维性能优异,战略新兴市场空间广阔
碳纤维材料力学性能优异、化学性质稳定。碳纤维(carbonfiber,简称CF),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的新型纤维材料。它是由片状石墨微晶等有机纤维沿纤维轴向方向堆砌而成,经碳化及石墨化处理而得到的微晶石墨材料。它既有碳纤维的固有特性,又兼具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现代的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0%以上的无机高分子纤维,具有良好的柔软性,且纵轴方向的强度很高,具有超强的抗拉力,属于新一代增强纤维。另一方面,碳纤维化学性质稳定,对高温耐受能力强,不易被腐蚀。碳纤维的密度比金属低得多,而其强度甚至强于钢,是目前世界范围内能够量产的高性能纤维中具有最高的比强度和比模量的一种。
碳纤维生产工艺复杂,包含原丝、碳纤维和复合材料等环节。碳纤维产业链包括上游原材料供应、中游碳纤维生产及下游客户应用环节。从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来看,从石油、煤炭、天然气均可以得到丙烯,丙烯经氨氧化后得到丙烯腈,以丙烯腈为主要原材料聚合形成聚丙烯腈(PAN)纺丝液,将其制作加工成为PAN原丝,使原丝预氧化后再进行碳化、表面处理制成聚丙烯请(PAN)基碳纤维,以碳纤维织物生产碳纤维预浸料,最终制作成为应用于国防军工及民用领域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制品。
年,英国皇家航空研究所(RAE)的瓦特等人打通了生产高性能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的工艺流程,在纤维的热稳定化过程中施加了张力牵伸,以满足结构的转化,使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成为主流产品。年日本东丽公司与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合作生产了T碳纤维,并率先实现工业化量产,产能为每月1吨。随后,在休闲体育方面,为了减少鱼竿、高尔夫球杆、网球拍等体育用品的重量,提升其操作灵活性和使用者的体验感,碳纤维在民用领域蓬勃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为缓解原油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美国开始采用碳纤维零部件。随后碳纤维的运用逐渐在汽车、自行车等越来越广阔的民用领域拓展开来。进入21世纪,碳纤维生产工艺技术已经成熟,随着碳纤维应用领域的扩大,碳纤维的市场需求急剧增加,碳纤维产业日趋成熟。
年全球碳纤维总需求量为92,吨,同比增长9.98%。对于碳纤维下游产业的应用情况,从质量上来看前三名为风电叶片、航空航天和体育休闲,应用占比分别为23.76%、22.68%和15.44%。
年国内碳纤维总需求为31,吨,体育休闲、风电叶片与建筑补强,需求占比分别为44%、23%、6%。根据《全球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报告》,中国年碳纤维总需求为31,吨,同比增长32%。从下游行业分布看,年我国碳纤维需求排名前三的行业为体育休闲、风电叶片与建筑补强,需求占比分别为44%、23%、6%,与全球碳纤维市场规差异较大,航空航天用碳纤维需求仅占总需求3%左右,远低于国际市场的22.7%占比。从行业分类中可以看出,由于受限于产品技术水平难以满足规模生产高端碳纤维,目前我国碳纤维需求仍以低端产品为主。
碳纤维的运用主要集中在民用领域。全球碳纤维最重要的市场为风电叶片,国内风电叶片碳纤维需求规模达到全球的32%。国内最重要的碳纤维市场为体育休闲等民用领域,国内体育休闲碳纤维需求规模的94%,电子电气、混配模成型亦占到全球细分领域的50%以上。
航空航天:军机+民用大飞机碳纤维渗透率提升
现代碳纤维材料始于军用,目前航空航天为重要应用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是大型整体化结构的理想材料。与常规材料相比,碳纤维复合材料可使飞机减重20%-40%,并有能力克服金属材料容易出现疲劳和被腐蚀的缺点,增强了飞机的耐用性;复合材料的良好成型性可以使结构设计成本和制造成本大幅度降低。在军用航空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快速发展,碳纤维复材渗透率不断上升。
军用单机碳纤维渗透率不断提升。美国由于碳纤维行业起步早、技术水平较高,目前军机应用碳纤维比例都处于较高水平。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以美国F-22和F-35为代表的第四代战斗机上碳纤维复合材料用量就分别达到了24%和36%,美国新型军用运输机ACCA整个飞机机体复合材料比例甚至高达65%,整机减重甚至可达25%以上。而我国现役的第三代战斗机碳纤维占比与第四代战机30%的平均碳纤维用量仍有较大差距,我军碳纤维单机比例仍有巨大提升空间。随着军机的更新换代,中国军机碳纤维复材使用比例也逐渐提升,歼20碳纤维复材比例就已经从歼11的10%提升到了27%。
军机向三代、四代为主体转变,带动碳纤维复材新增长。据《Worldairforce》的数据,年全球军用飞机总数约为架,其中美国在役军用飞机机队架,占同期全球军机总量的24.83%,排名第一;中国军用飞机架,占同期全球军机总量的5.91%,较去年同期增长架,排名第三。其中,我国目前战斗机数量为美国同期的一半左右,运输机、加油机、直升机、教练机等军机数量都远远落后于美国,且约半数的军用飞机机型较为落后,服役时间长久,面临退役,装备建设急需提速。未来我国将逐渐淘汰二代机,以三代机为主体向四代机转变,形成以三代、四代战斗机为主的新一代空战力量,新机的交付为军用飞机制造业带来了机遇,也将拉动对高端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需求。随着军机批产上量,以及单机碳纤维比例的逐步提升,对国产碳纤维的需求也将提升。
商用航空为航空航天碳纤维重要应用领域。航空航天碳纤维需求分布中,商用飞机需求量占比最高,对碳纤维需求驱动是巨大的。根据波音及空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