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论坛

首页 » 种类 » 锻炼 » 楚江新材2019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TUhjnbcbe - 2024/8/11 21:34:00
治疗白癜风最新方法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146656.html

楚江新材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紧密围绕既定的战略规划和年度经营计划,坚持服务主流市场,用高性价比产品为客户创造价值,用精准的产品定位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产业发展、资本运营和募投项目建设均取得明显效果,盈利能力持续增强、创历史新高,精密铜带规模持续增长、进一步接近全球第一,完成天鸟高新的配套融资募集、引入国家军民融合大基金战略入股,鑫海高导80%股权收购、实现铜导体产业链的向下游延伸,可转债项目顺利过会、为公司战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具体表现在:
  一、行业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
  报告期内,公司以稳定行业地位为目标,抓关键市场、关键行业的稳定,发挥客户基础、市场基础以及区域优势,持续优化公司的产品结构,稳定传统业务市场,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全年实现营业收入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其中:基础材料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军工装备及新材料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实现净利润4.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年度基础材料实现销量41.4万吨,其中:精密铜带销量19.4万吨,占国内市场总量的10.4%,黄铜占比超过20%。
  二、募投项目按计划加快实施,经济效益逐步显现
  报告期内,《铜合金板带产品升级、产能置换及智能化改造项目》募投项目于年年底相继建成,并同步完成生产准备和市场衔接,已于年元月初全线贯通进入试生产,项目全面达产后将新增产能7.5万吨,进一步巩固行业龙头地位。
  《智能热工装备及特种复合材料产业化项目》募投项目已于年内完成了顶立科技新厂区搬迁工作,为顶立科技的产能提升和效率发挥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为加快推进铜导体材料的战略发展,报告期内将《年产15万吨高端铜导体材料项目》募投项目变更用于收购鑫海高导57.78%的股权和《年产12万吨铜导体材料项目》建设。报告期内,公司完成鑫海高导80%的股权收购,顺利实现了铜导体产业链的向下游延伸,《年产12万吨铜导体材料项目》也于年内开工建设,计划于年投产。
  三、继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进新材料产业化进程
  紧紧抓住混改提速、自主可控以及实战实训等多重有利时机,积极推动碳纤维预制件和高端装备在航天航空及国防军工的提质放量。报告期内,天鸟高新实现营业收入3.09亿元,较年增长34.19%,实现净利润1.12亿元,较年增长79.98%,其中异型预制件实现销售万元,较年增长42%,天鸟高新成为C、ARJ21碳刹车预制件的唯一供应商。顶立科技加大在新材料和碳材料装备研发,其中:国内首台套可旋转式SiC化学气相沉积炉出口俄罗斯,顶立科技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97亿元,较年增长5.67%,实现净利润万元,较年增长4.62%。
  报告期内,军工新材料共申请专利19项,其中发明专利13项,完成了1项国家行业标准的讨论稿编制工作。截止到年12月31日,公司共拥有专利项,其中发明专利项,实用新型项,外观设计1项,主持及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共35项。
  四、做好项目储备,加快行业并购重组力度
  报告期内,完成了天鸟高新的配套资金募集工作,引入国家军民融合大基金和北京国发航空发动机产业投资基金中心(有限合伙),合计募集资金7.47万元,所募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飞机碳刹车预制体扩能建设项目》、《碳纤维热场预制体产业化项目》和《江苏省碳纤维织物工程技术中心项目》,该部分募投项目已于年内开工建设,预计建成,年投产。
  与此同时,公司于年8月启动了可转债项目融资,计划募集18.3亿元,全部用于《年产5万吨高精铜合金带箔材项目》、《年产6万吨高精密度铜合金压延带改扩建项目(二、三期)》、《年产30万吨绿色智能制造高精高导铜基材料项目(一期)》和《年产2万吨高精密铜合金线材项目》等项目建设,目前该可转债项目已经中国证监会核准,并于年4月17日下发核准证书,计划于年上半年完成募资,募投项目于年下半年全面开工。
  五、优化运营管理基础,提升用人与分配机制
  公司不断研究和探索管理创新和机制优化的好的做法,并逐步形成了具有区域竞争优势的考核激励制度,大幅度提高一线员工的收入水平。同时积极实施股票期权计划,报告期内,公司推出了4-6亿元的股票回购计划,计划拿出不少于2亿元股票用于员工激励,将公司的发展和骨干员工的利益结合起来,形成了长效激励机制。
  二、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本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1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07%,利润总额54,.1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1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46,.0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83%。
  (1)报告期内,公司产品规模变量动情况
  年度实现各类金属材料总销量58.81万吨,较上年增长20.51%。其中:
  1、高精度铜合金板带产品实现销量19.36万吨,较上年同期增加8.07%,实现营业收入68.3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08%;
  2、铜导体材料产品实现销量17.72万吨,较上年同期增加78.8%,实现营业收入75.5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5.03%;
  3、精密铜合金线材产品实现销量4.34万吨,较上年同期增加11.26%,实现营业收入14.1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63%;
  4、特种钢产品实现销量17.38万吨,较上年同期增加1.83%,实现营业收入7.5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05%;
  5、装备制造及新材料实现营业收入16,.13万元。
  6、碳纤维复合材料实现营业收入28,.76万元。
  (2)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变动原因
  本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利润总额54,.1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6,.91万元,增长率14.1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46,.0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5,.76万元,增长幅度12.83%。主要是因为:1)报告期内公司基础材料与军工新材料业务规模持续增长。2)非同一控制下并购天鸟高新、鑫海高导,公司整体业绩增厚。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先进铜基材料研发和制造
  1、独特的盈利模式。实现再生原料、规模成本和产品特色效益的有机组合。
  (1)再生原料效益:公司再生原料综合利用技术水平行业领先,再生原料使用占比全国同行业最高,“废铜生产高精密铜合金产品资源化处理技术”获得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规模成本效益:公司产能利用率一直保持在%的水平,制造成本优势明显,综合性价比行业领先。(3)产品特色效益:公司产品具有小批量、多品种、个性化定制、交货快等特点,在细分行业深耕细作,各类主打产品的品质和综合竞争力市场领先。
  2、健全的营销模式。公司充分贴近市场,自建营销网络,对终端市场具有极强的掌控能力。
  在行业里形成三大特点:(1)营销网络健全:全国33个营销平台,充分了解客户的需求及潜在需求。(2)细分行业精细化管理:细化行业分类,建立客户档案,分行业竞争,做到前二名,积小胜为大胜。(3)服务响应快:能够24小时快速解决客户订单、产品质量等服务问题,具备门到门的交付能力。
  3、扎实的运营管理基础。产能利用率%、产销率%、资金回笼率%。
  (1)严实硬的工作作风,带来强大的执行力;通过“法制”与“人治”有机结合,目标积极可行,用人分配机制积极稳健,带来持续动力;采用PDCA管理循环,过程持续改善运营方法。(2)通过订单对锁、套期保值、应收账款管理、现金流管理等一系列措施严控经营风险,确保资金安全。(3)公司始终将“产能利用率%、产销率%、资金回笼率%”作为公司运营良性的检验标准,并坚持持续改善、不断精进,保持效益和规模的同步增长。
  4、领先的研发制造能力。公司具备强大的技术成果转化能力,研发和制造始终是融为一体、互为促进,产品升级和规模提升持续上台阶。
  (1)公司是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拥有1个国家级资源综合利用(废铜再生利用)行业技术中心、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公司为每个系列产品配套一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在产品适销对路的前提下,不断优化品质,充分满足客户需求,大大延长了产品的生命周期。(3)重点在制造与工艺上研发突破,提高设备利用率和产品稳定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5、高效的管理体制。高效的事业部制管理体制:产品事业部经营独立,充分自主;总部与事业部对接简洁,一企一策;内部良性竞争,相互促进;共享资源,协同高效;具备产业发展、并购管理复制能力。
  (二)、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研发和制造
  1、技术优势:公司在特种纤维准三维成形、近净尺寸仿形精密制造、三维立体成形预制体、特种纤维织造、混编纤维复合树脂预浸料制备等具有深厚的技术沉淀,技术已实现商品化和产业化。
  2、装备优势:特种纤维平面织物、纤维预浸料、多功能预制体制造装备多为复杂多变非标设备,市场上无法直接购买使用,公司组建研发团队,拥有核心装备自主研发能力,研发出一体化集控碳纤维无纺非织造系统设备、双向运行特种针刺设备、数字化多轴向设备、特种纤维三维编织设备、特种纤维增强预浸树脂复合设备等装备系统,为公司战略规划及未来发展,以及产品的研制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保障。
  3、人才优势:公司外聘院士8人,专项技术人员38人,拥有高效、高素质管理团队,具有长期的技术、管理经历和工作经历。拥有飞行器设计、纺织工程、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材料学、电气自动化、结构力学、工程力学、化学分析、计算机工程等专业博士、硕士、学士组成的技术研发团队,形成了创新高效的研发体系。
  4、市场优势:公司产品采用以销定产、直销模式,充分发挥公司信息化及参加国内外展会提升公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与国内航天航空、中科院等科研院所及高校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用联动机制,注册拥有“天鸟TIANNIAO”商标,公司产品还获得了邓白氏代码和出口美国免检代码,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碳纤维制品生产企业,国防军工用高性能纤维制品科研、生产定点配套基地。
  5、研发优势:公司建有江苏省企业院士工作站、江苏省高性能碳纤维织物工程中心、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标准创新工作站等研发平台。研发平台的优质高效运行,使企业的技术水平始终保持了国内领先地位,尤其是新技术新应用领域的突破,从根本上增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提高了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能力,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6、发展优势:随着航天临近空间飞行器、跨大气层、高超声速飞行器、反临近空间飞行器、新型军机等新型武器装备的持续快速发展,对复合材料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公司面对前所未有的发展压力和机遇。高性能纤维预制体是复合材料重要增强材料,预制体综合性能决定着材料的最终性能,公司产品及技术处于产业链的关键中间环节,为业内知名企业和优秀供应商,未来发展优势突出。通过军民融合发展,进一步拓展公司产品在新能源、轨道交通、建筑工程和汽车等民用产业领域的应用,实现大规模生产,加速企业跨越式发展,成为国际知名的企业和国内该专业领域的引领者。
  (三)、高端装备研发和制造
  1、核心团队:公司外聘院士2人、博士6人、硕士27人,拥有一支多专业、高水平的协同创新研发团队,创新能力强。
  核心团队涵盖材料学、机械设计、电气设计等多学科领域,核心成员均在热工装备和材料学领域和本公司从业多年,拥有深厚积淀的技术研发和生产管理经验,多次荣获国家、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
  2、创新平台:公司拥有“全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湖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湖南省国防重点实验室”、“湖南省工程实验室”、“湖南省新型热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始终以新装备、新工艺、新材料和新产品为研究重点,站在先进技术的前沿,并与重点院校建立深度产学研合作,建立相应的材料实验室,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3、尖端技术:公司攻克了长期制约我国高端热工装备及新材料领域的重大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了一系列科技成果。公司创新产品获“国家重点新产品”、“湖南省重点新材料产品首批次”、“湖南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湖南省百项重点新产品”等支持。
  4、高端产品:公司在超高温热工装备领域绝对领先,是国内唯一具有碳陶热工装备、真空热处理装备、新型环保装备、粉末冶金装备等系列产品且均保持领先的高端热工装备企业。
  5、商业模式:公司以用户个性化需求为牵引,针对用户的痛点、难点,制定个性化的综合解决方案,不仅是高端装备的制造商,更是高端技术服务商,同时在重点区域为重点客户群提供售后和生产服务,也是高端装备的运营商。公司拥有军工四证,是武器装备承制一类企业,是中国航天航空的战略合作伙伴。

三、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行业格局和发展趋势
  1、先进铜基材料研发和制造业务
  先进铜基材料的研发和制造处于产业链的中游,上游为铜矿采选、资源回收和冶炼业,下游为消费电子、电力、新能源、家用电器、国防军工和交通运输等材料消费企业。上游属于大宗原料行业,原料来源充裕、竞争充分、价格透明,直接下游客户大多属于中小加工制造企业,应用广泛、数量众多、行业分散,中游材料企业一般规模较大,对上下游企业均不构成客户依赖,具备一定的定价能力,抗周期能力强,铜基材料制造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材料行业。
  (1)铜基材料产业链:
  (2)铜加工材产量持续保持增长: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统计,年中国各类铜材产品生产总量约为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左右,同比增长2%。
  (3)重要新兴领域带来巨大增量空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年)》提出,预计年我国电动汽车生产能力将达到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万辆,据统计,每辆燃油车平均要用铜23公斤,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要铜约40公斤,纯电池驱动电动汽车用铜量则高达83公斤,到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带来的每年用铜总量将增长40万吨以上。可再生能源发展拉动铜需求同样巨大,风力和太阳能发电量占全球发电总量的23%,随着风力和太阳能发电产能的增加,该占比有望在年升至30%,风力和太阳能的产能建设将每年给铜消费带来更大的增长空间。
  (4)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统计,目前我国铜合金板带材产能大于5万吨的企业不足10家。除本公司外,主要的企业有宁波兴业盛泰集团有限公司、宁波金田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众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等。其中,本公司精密铜带、铜合金线材产销量规模居国内行业第一位。
  综上所述,铜基材料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性行业,由于其性能具有不可替代性,全球发展空间巨大,国外铜材制造企业虽然产能大,但全球铜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中国,国外铜材制造企业产量呈逐年下降趋势,中国铜材制造企业在全球的竞争力越来越强。随着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新兴行业的兴起,给铜基材料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需求增长空间。同时由于国内铜基材料制造企业众多,行业集中度低,行业内优秀企业之间的协作和行业横向整合已是大势所趋。
  2、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研发和制造
  (1)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
  20世纪中叶,发达国家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研究碳纤维,碳纤维复合材料最初由于其在结构轻量化中无可替代的材料性能,首先在军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普遍应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民用航空领域的引领下得以快速发展;进入21世纪,碳纤维生产工艺技术已经成熟,碳纤维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风能发电、压力容器、海洋产业、电子器件、工业器材和土木建筑等工业领域,以及高尔夫球杆、钓鱼竿、自行车、网球拍、羽毛球拍等体育休闲用品领域。
  由于碳纤维很少直接应用,大多是经过深加工制成碳纤维复合材料使用,因而碳纤维市场需求量变化及需求结构可以直接反映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情况。全球碳纤维市场需求预测表如下:
  单位:吨
  数据来源:复合材料预测和咨询机构(CompositesForecastsandConsultingLLC,简称CFC)
  随着碳纤维产业的不断发展,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工业领域和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其中工业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需求增速最快,消费品和航空航天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需求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根据数据统计,自年起,国内碳纤维及碳纤维复合材料需求呈快速增长趋势,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国防工业战略地位的进一步提升,未来几年我国碳纤维复合材料需求量将进入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
  目前国内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体育休闲和工业应用三大领域中体育休闲占绝大多数,并在风电叶片、民用航空、轨道交通、新能源装备、工程建筑等领域需求逐步增长。
  公司是国际航空器材承制方A类供应商,国内唯一产业化生产飞机碳刹车预制体的企业,国内最大的碳/碳复合材料用预制体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要产品碳纤维预制件、特种纤维布(类)是制备碳纤维复合材料重要的增强体,因而与碳纤维复合材料行业发展息息相关。
  (2)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
  目前行业发展前景趋势特点有:1)目前军品上量提速,大量预研产品进入批量生产。2)碳复合材料逐渐替代石墨材料、粉末冶金材料的趋势明确,应用前景广阔。3)特种碳纤维布类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体育娱乐器材等领域,消费量与日俱增,市场需求旺盛。4)未来碳纤维材料应用于新能源、交通、航空航天潜力巨大。
  公司细分产品市场发展概况分析如下:
  1)异形预制件市场前景:
  趋势:固体火箭、导弹的发动机的喉衬、喷管等耐烧蚀材料,特种飞行器头锥、机翼前缘、稳定舵、战斗部舱、变轨舱、燃料舱等热防护材料,探月工程、空间站、高分卫星等结构性部件等均向碳/碳复合材料发展。另外,芳纶纤维、石英纤维复合材料的防热、透波性能在军用领域应用愈加关键。
  市场:固体火箭、导弹新型型号的批产将为天鸟高新该类产品带来新的增长点。特种飞行器的热防护材料是天鸟高新未来重要增量之一。探月工程、空间站、高分卫星等工程进入快速发展期,相应碳/碳复合材料需求随着增长。未来芳纶纤维、石英纤维复合材料的批量应用将超过天鸟高新现有碳纤维异形预制件的规模。前述航天航空市场发展至少给天鸟高新异形预制件产品带来至少5倍的增量。
  2)碳纤维刹车预制件市场前景:
  民用运输飞机:碳刹车具有低密度、低热膨胀系数和低磨损等独特性能,正逐渐取代原粉末冶金刹车装置,成为了国际航空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截至年末,我国民航飞机达到3,架,其中使用碳刹车飞机达到1,架,1,架非碳刹车飞机的改装需求,到年中国机队规模将达到8,架。
  国产大型飞机:C大型客机的国产化是国家战略,未来必将在国内市场崛起,其碳刹车采用天鸟高新生产的碳刹车预制件。截至年6月末,C大型客机国内外用户达到28家,订单总数已达到架,未来20年有超过8,架的市场需求。
  军用飞机:我国军队新增机型将全部使用碳刹车盘,原使用粉末冶金刹车盘的部分机型也正逐步改装成碳刹车盘。近年军机更新换代较快,新型的战斗机、舰载机、轰炸机、运输机、预警机等已经开始批产,未来将给天鸟高新飞机碳刹车预制件带来数倍的增量。
  高铁、汽车碳刹车:高铁的提速对制动的要求随之提升,碳材料刹车盘成为替代目前粉末冶金刹车盘的主要发展趋势。
  碳刹车在汽车上应用也在逐步增长。天鸟高新已经开始小批量的供应高铁碳刹车预制件和汽车碳刹车预制件,未来市场大批量应用后,其需求远远超过飞机碳刹车的量,至少在百亿以上的规模。
  3)碳纤维热场预制件市场前景:
  碳/碳复合热场材料组件是单晶硅炉、多晶硅铸锭炉、多晶硅氢化炉的核心部件之一,根据使用频率需要进行更换,消耗量非常大,生产过程中需对热场材料进行更换。
  我国是全球最大半导体市场和全球最大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国家,碳/碳复合热场材料预制件年需求量达2,.10吨,未来五年内我国碳/碳复合热场材料市场规模将超过60亿元。
  4)特种碳纤维布类市场前景:
  由于具备优异的产品性能:高强度、高弹性、耐腐蚀、寿命长、柔性好、厚度薄等,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体育娱乐器材等领域,消费量与日俱增,市场需求旺盛。
  5)新兴产业发展.碳纤维复合材料持续增长:
  汽车轻量化:年,宝马7系轿车将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于车顶横梁结构等重要部位。年,奥新汽车公司成功研发了我国首辆碳纤维新能源汽车。根据知名咨询调研机构LuxResearch预测:到年,碳纤维复合材料将有望成为全球汽车市场的主流配置。
  高铁提速和减重:我国高速列车保有量已超过世界份额50%以上,时速公里以上碳刹车将成首选。年1月,中车公司成功研制世界首辆全碳纤维复合材料地铁车体,使整车减重约35%。
  3、特种装备研发和制造业务
  (1)我国热工装备的发展现状
  我国热工装备产业开创于20世纪50年代,是在前苏联援建的基础上起步,经过60年发展,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研发,热处理技术及装备制造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尽管如此,我国热工装备行业整体装备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装备制造水平难以满足用户需求,而发达国家在高端装备技术上对中国的封锁和禁运,对国民经济及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同时也给高科技企业带来机会。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热处理行业协会统计数据统计,我国热处理相关设备制造企业约1,家,规模以上企业(年收入2,万元以上)有余家,不到总量的10%,年收入1亿元以上的较大规模设备制造企业约10家,行业规模集中度低。高端热工装备市场主要由外商独资和合资企业占据,约占市场规模的1/3,科研院所以及国有转制企业、民营规模企业占据中档热工装备市场,其他大量小规模企业占据低端传统热工装备市场。从国内同类型企业现状来看,热工装备制造企业规模普遍不大,具备规模的企业主要有上市公司江苏丰东、北京华海和深圳世创科技,顶立科技在国内处于龙头地位。
  (2)我国热工装备的增量空间
  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转变增长方式、提档升级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由此将给高端热工装备及下游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带来新机遇。根据中国工程院发布的《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版)》,年我国新材料行业产值达到2万亿元,预计到年总产值将超过6万亿元,国内大运载火箭、航天飞机、航天飞行器、C大飞机等大项目的实施,为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到年高性能复合材料热工装备的市场潜力将达到亿元。
  (3)我国热工装备的发展趋势
  应用领域从金属材料拓展到非金属材料极大拓展,如碳纤维材料、精密陶瓷材料、玻璃复合材料等。技术综合化、复合化程度大大提升,也是综合装备制造业的典型特点。针对生产新材料而创新开发采用诸如大尺寸、高真空、高温度、气氛精确控制等技术的专业热工装备是行业发展趋势计算机模拟和人工智能一体化的智能化、集成化控制技术均应用到热工装备上。
  (4)新材料行业呈现出新的发展要求:基础材料产业总体产能过剩、高端不能完全自给,高性能、差别化、功能化先进基础材料有待发展。在国民经济需求的百余种关键材料中,约有一半性能稳定性较差,部分产品受到国外严密控制。新材料的基础支撑能力迅速提升,我国正从材料大国向材料强国转变。前沿新材料包括3D打印材料、超导材料、石墨烯等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等。
  综上所述,我国热工装备行业和新材料的发展给高端装备企业带的挑战和机遇,顶立科技作为龙头企业,无论在装备制造和新材料发展上,均具有明显优势,加快布局和发展正当其时。
  (二)公司发展战略
  1、企业使命、愿景、价值观和企业精神
  使命:做全球领先的材料制造商,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
  愿景:保持年轻
  价值观:同行、共赢
  企业精神:正、严、实、硬
  2、围绕“一个目标”,实施“”计划,推行“五大战略”
  (1)一个目标:高质量发展,做行业龙头
  (2)“”计划:复合增长率20%以上,主导产品市占率30%以上;3大战略产业率先突破、全面领先;1个产业争做全球第一
  (3)五大战略:产品战略、资源战略、资本战略、人才战略、运营战略
  1)产品领先:精密铜带和高端铜导体持续保持并扩大成本领先优势,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加强技术研发,进行产业升级、替代进口,参与全球竞争。
  碳纤维复合材料率先突破,高端装备坚持科创定位,分别成为碳/碳复合材料和高端热工装备龙头。
  2)资源可控:整合内部原料供应链,充分利用国内外渠道资源,提升再生铜应用技术,全面升级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建立循环经济示范基地,提高资源保障和控制能力。
  3)资本先行:加快项目投入、增强发展后劲,实现滚动融资、滚动发展、滚动见效,实现资本与产业共生共赢。
  4)人才成长:完善经营机制、重点构建长效股权激励机制,让员工共同分享企业价值成长的成果,核心团队得到与众不同的回报,吸引和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5)运营提效:保持和发扬成功基因,不断迭代升级核心盈利模式,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运营管理闭环,保持和扩大核心竞争优势,持续优化盈利能力,并利用好信息化等现代工具,提升运营效率。
  (三)年工作计划
  年,公司将继续围绕“高质量发展,做行业龙头”的总体发展目标,全面实施“”计划,推动三大战略产业率先突破、全面领先,精密铜带产业争做全球第一,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年经营目标和主要举措
  (1)营收利润指标: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亿元,利润总额74,.24万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60,.08万元。
  (2)产能规模指标:基础材料产量71.94万吨(其中:精密铜带23.58万吨,铜导体25.66万吨);特种纤维预制件、纤维布类54万千克;碳纤维预浸布65万平方米;高端装备制造及新材料台套。
  (3)主要举措:基础材料重点通过工艺优化、装备升级以及信息化建设,挖掘存量、提高效率,促进投产项目早投产、早日发挥效益,发挥规模和品质的竞争优势,抢占市场份额。天鸟高新重点是利用混改提速、自主可控以及实战实训等多重有利时机,推动碳纤维预制件和高端装备在航天航空及国防军工的提质放量,同时向热场和热防护件预制体方向的延伸。顶立科技重点是扩展石墨提纯设备和超纯石墨粉的市场,向海外市场拓展,提高规模。
  2、重点项目建设
  (1)投产项目:确保《铜合金板带产品升级、产能置换及智能化改造项目》和《年产12万吨铜导体材料项目》的如期投产、早日发挥效益,全年新增精密铜带产能7.5万吨、产量4万吨,新增导体小线产能12万吨、产量2万吨。
  (2)在建项目:加快《飞机碳刹车预制体技术改造项目》和《碳纤维热场预制体产业化项目》的基建和主体工程的建设进度,年建成投产。
  (3)开工项目:做好《年产5万吨高精铜合金带箔材项目》、《年产6万吨高精密度铜合金压延带改扩建项目》、《年产30万吨绿色智能制造高精高导铜基材料项目》和《年产2万吨高精密铜合金线材项目》的开工准备,争取年下半年全面开工。
  3、产品研发和平台建设
  (1)基础材料板块:利用“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级资源综合利用行业技术中心”的平台优势,将新产品开发、品质结构提升和高端应用全覆盖作为重点研发方向,使高档产品占比提升至80%以上,产品全面覆盖智能互联装备、终端应用装备、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领域。
  (2)军工新材料板块:江苏天鸟重点是利用在碳纤维、芳纶纤维、石英纤维等各类纤维积累的优势,向各类高性能纤维预制件和复合材料新应用领域拓展。顶立科技重点是利用在高端装备及新材料研发积累的技术优势,发挥“卡脖子”工程解决积累的经验,重点研发石墨提纯设备和SIC材料及装备的突破。
  4、基础管理和风险管控工作
  (1)针对疫情造成的不利影响,研究运用套期保值对冲工具,加强财务管理,做好采购及销售风险防范,有效防范风险。
  (2)高标准做好安全、环保工作,夯实运营基础,为企业经营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5、其他重点任务
  (1)子公司分拆:积极研究中国证监会有关《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境内上市试点若干规定》的政策精神,落实顶立科技分拆论证和股改工作,制定预案,争取尽早完成上市前辅导和申报工作。
  (2)员工激励:落实股东大会授权及董事会决议,继续做好股票回购工作,拟定中长期激励计划,推出新一轮员工持股和激励计划,促进企业和核心骨干的共同发展。
  (3)完成可转债发行工作,用好资金,支持产业升级。
  (4)加强产业链研究,持续利用好资本市场,扩大产业领先优势,延伸产业链,持续提升产品品质和市场占有率。
  上述经营计划的提出仅为管理层对全年经营业务开展的合理设想,并不代表公司对年度盈利或经营状况的预测,最终能否实现尚需得到市场的验证,此外还受宏观市场环境、人力资源配备等诸多因素影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该计划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当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特提请广大投资者注意。
  (四)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材料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新材料产业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高成长性行业,虽然竞争格局出现良性的变化,但受到宏观政策、市场需求影响,仍存在以下风险。
  1、宏观经济政策变化及经济增长放缓的风险
  公司金属基础材料制造与销售业务,与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密切相关,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汽车、房地产市场消费等因素对公司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应对措施:提高企业内生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始终保持企业良性运行和领先优势,每一次经济增长放缓,对于行业龙头企业既是风险、更是机遇。
  2、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公司生产经营所需的原材料主要为铜、钢、锌等金属,上述原材料价格受国内国际大宗商品期货价格、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若价格在短期内大幅下跌,公司的客户可能延迟采购货物,公司存货将可能面临跌价损失风险。
  应对措施:实行以销定产,扩大战略客户长期订单占比,充分利用销售合同对锁、套期保值等方式来覆盖现货敞口,对冲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3、市场竞争风险
  行业集中度低,低端市场竞争激烈,公司虽然产品主流主要在高端市场,但随着高端产品产能的进一步释放,高端产品竞争也会日趋激烈。
  应对措施:坚持最优供应商战略,一流的产品和一流性价比产品参与市场竞争,同等质量价格最优、同等价格质量最优。
  4、技术研发风险
  公司瞄准的都是高端产品、尖端技术,研发难度系数大,可能存在研发短期不能见效甚至失败的风险。
  应对措施:加强与科研院所、军工单位的合作,注重技术引进,实行协作开发,提高成功率,分散风险。
  5、人才流失的风险
  由于材料的生产工艺复杂、技术难度高,需要形成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才能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核心技术人员是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的基本保障,在产品开发、生产工艺创新中起着关键作用。但随着市场对这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人才流动性将不可避免。
  应对措施:营造具有吸引力的事业发展平台,提供富有竞争力的薪酬政策,吸引人才;建立具有公平性、激励性的考核机制,让能干的、肯干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获得高额回报;加大员工持股、股权激励的推行力度,建立长效激励机制。
  6、应收账款出现坏账的风险
  公司产品品种多、销量大、销售金额高、客户分散,部分客户采取先发货后收款的结算方式,存在单笔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的风险。
  应对措施:以高端优质的产品占据营销主动权,用产品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从根本上降低应收账款出现坏账的风险;同时加强客户信用管理,做好客户资信评定,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将应收账款的回笼与销售人员的激励机制相结合,从内部管理上降低出现坏账的风险。来源: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1
查看完整版本: 楚江新材2019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