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体育替代英语成第三主科不管怎样,我决 [复制链接]

1#

原创橘子花友们小花生网

橘子:今天给大家奉献一个干货满满的“在家带娃运动贴”。

话还要从这次“新课标”发布开始讲起。

疫情何时结束还是未知数,股票跌跌不休,感觉最近大家连“鸡娃”的兴趣都小了不少。然而,这两天天的一则新闻,却激起不少反响...

小学和初中新课标颁布了!

来不及看细节,媒体的第一反应却很强烈:

第一感受是,看来要回到“我是中国人,何必学英文”的年代去了。

于是,找到了原版《年小学初中新课标》,还有之前的《版新课标》(据说教育部每10年左右更新一次课标),直接对照了一下。

1

究竟是变了,还是没变?

这是新版课标的科目、课时分布,划出重点...

做个换算吧,以三年级为例,按一周来算,每周总课时30/p>

语文:20-22%,一周6课时左右

数学:13-15%,一周4课时左右

英语:6-8%,一周2课时左右

体育:10-11%,一周3课时左右

其它:大概5课时,其中艺术课时和运动差不多。

这么看来,的确是“体育”完超“英语”,还超过了“科学”;而且仔细看,不光体育,连“艺术”都超过了“英语”。

好,再来看看之前的课标:

也做个换算吧,同样是三年级,按一周来算,每周总课时30(课时没变)

语文:20-22%,一周6课时左右

数学:13-15%,一周4课时左右

英语:6-8%,一周大概2课时左右

体育:10-11%,一周3课时左右

其它:大概5课时,其中艺术课时和运动差不多。

有什么发现?

总课时没变,

各个科目的课时分配比例没变,

体育没增,英语没降,一点都没变!

那为啥这么多年来感觉英语好像比体育课时多,物理化学生物也比体育重要呢?

相信大家都能猜得到原因:从教育部课标的“大一统”规定到各个地区、各类学校的实际课时安排、课程表设定,存在很多很多差异。

名义上,体育课,甚至艺术课,比重都接近数学、赶超英语,但落地时就不一样了。比如,这是一位哈尔滨花友三年级娃的课程表:一周英语安排了5节,体育3节。

来自花友

减肥中的萌萌妈,坐标哈尔滨,三年级

北京花友初二娃的课程表,英语5节,体育4节。

来自花友

穿山甲,坐标北京,初二

所以,仅仅从新课标课时分布,就得出三大科从“语数外”变成了“语数体”,好像有点言过其辞、缺乏依据。

然而,虽然很难下结论“体育超越英语成为第三大科目”了,体育的重要性在日渐提升,的确是切实可以感受到的。

就在新课标里,也有“体育”成新贵的一些迹象。

首先,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框架,体育、健康、品德都覆盖了。对于运动技能、体能的描述,还挺专业。

比起《版》课标的体育部分,这一版对孩子们该练习什么运动项目(“专项运动技能”)说得非常详细。

专项特长,包含了各类主要运动项目,大家可以看看,也许对决定孩子的运动特长培养方向,会有帮助。

1、田径类运动

根据新课标的定义,田径类运动项目可分为跑(如短跑、中长跑、跨栏跑、接力跑等)、跳(如跳高、跳远等)、投掷(如推铅球、掷实心球、掷垒球等)三类。

图片来自花友

JuliaZhu

2、体操类运动

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技巧与器械体操(如支撑跳跃、技巧运动、低单杠运动等),另一类是艺术性体操(如韵律操、健美操等);

图片来自花友

mirr

3、水上运动

可分为蛙泳、自由泳、仰泳、蝶泳等。

图片来自花友

随风摇摆的海草

4、冰雪运动

可分为速度滑冰、高山滑雪、冰球等。

图片来自花友

Vivian-An

5、新兴体育类运动

可分为生存探险类项目(如定向运动、野外生存、远足、登山、攀岩等)和时尚运动类项目(如花样跳绳、滑板、极限飞盘、跆拳道、独轮车、小轮车、飞镖等。

图片来自花友

Coco的妈咪

6、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

可分为武术类运动项目(如长拳、形意拳、八卦掌、中国式摔跤、太极拳、射箭、射弩等)和其他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类运动项目(如舞龙、舞狮、摇旱船、跳竹竿、赛龙舟、荡秋千、抢花炮、珍珠球、毽球、墩球等)。

图片来自花友

smilecandy68

2

家长们怎么看?

目前大家感受到的趋势是,体育能力越来越重要,体育课时在增多,中高考体育也许会成为一项考察科目。对此,爸爸妈妈们是怎么看的,社区花友们做了一轮讨论:

大家的回答,集中在三个方面:

第一,体育应该更受重视,大家都举双手赞成

重视体育,大家都是很认的:

应该从幼儿园起就成为主科,少年强,首先得身强体壮,顺便把近视也扼杀在摇篮里~

by花友

落落(儿子7岁)

幼儿园已经在执行了…上周四进行了第一次体能测试…孩子运动方面现在肉眼可见的进步…跳绳动作不再那么夸张了协调了…呼啦圈一次性能转超一分钟了…经常夸赞自己跑步超过了男生…就觉得自己老牛气了…篮球是弱项老是说手腕疼…

by花友

笑妍依依(女儿4岁)

图片来自花友

jessie

不少花友表示,的的确确能感受到体育的“升温”...

是的,从我们上了小学一年级,就发现了体育确实是个主科的节奏了,在我自己上小学的时候,一个星期只有两节体育课的,在我自己上中学的时候,一个星期就只有一节体育课。可是现在小朋友他们的课程表上每天都有一节体育课跟数学课的课时是一样的

花友

cc(女儿7岁)

图片来自花友

shuyih

不过大家最关心的,是这后两点:

第二,政策能不能落地,是关键

为什么落地会是个疑问,大家想的还是蛮清楚的。

不过,政策从来都是政策,如何落地,才是真正体现智慧的。不落地,那就只能是口号,除了浪费时间,只能增加的是家长掏钱的课外班而已。

一个是小班教学,真正让每天一节的体育课的时间性价比提高上来。一堂网球课,老师教50个孩子。快两年了,孩子还不会挥拍呢,这课听起来很好实际也没啥意思。

再有就是区分普及性教学和专项学习。比如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入门,是可以普及性教学的。专项运动技能的深入学习就需要专项有针对性地学习了。比如足球课,我家一个女孩,学了好几年了,现在也不会颠球,因为她一点兴趣都没有,我也不想让她变成女汉子也不想要罗圈腿。形体课,班里所有的男孩子也学了好几年了,其实大可不必。专项选择后区分教学,对爱学和不爱学的都好。

还有就是增加资金投入啊。没有这个,所有都是浮云。教师不够,游泳滑雪这类的场地费没有,基本教学器材不够,场馆不够或者维护费用不够导致东北大三九天在室外上45分钟体育课,对学校管理实在太有挑战了。

有关部门加油吧。期待越来越好。

花友

卉如妈妈(女儿8岁)

图片来自花友

小花生……

我觉得是一件好事,但是不知道学校执行的彻底与否,比如场地、设备设施、教资等客观条件是否允许,老师和家长的主观思想是否能够调整。我支持体育项目成为第三主科,如果能彻底的执行,是一件非常好的事,如果只是为了考试,那结果可能就会差一点。非常希望这些10后或者将来的20后们,能够从小养成运动习惯,强健体魄。

花友

鸿茗读书(儿子7岁)

第三,会不会又走向应试化,形成新的内卷?

这是大家最关心的,时间、金钱的大量付出,难道又是为了换一个“高分”?

体育课占比增加,本意是好的。

一年级小孩,上完延时课,放学已经5点半,北方冬天太阳早就下山了,真的没有时间户外运动。

增加体育课时间,学校的体育课对孩子们视力保护、身体健康、心理放松、团体协作等方面都有很多好处。

但,体育课增加的同时,体育考试难度没必要不断加码。毕竟孩子们各类学习考试压力已经很大了,如果体育再加入内卷,岂不是更累。而且,体育真的更是看天赋,不是一直坚持练习,都能成为奥运冠军的。而且有些孩子可能天生身体存在缺陷,如果过度强调体育成绩,让这些孩子怎么办呢。

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吧!

花友

熙爱阅读(儿子7岁)

有一颗锻炼的心,随处都是健身房

增加课时可以,对应的考试难度却不应该水涨船高,就像花友们说的那样,每个孩子的先天体质不同,这个不该要求太高

花友

恭俭让(儿子7岁)

我倾向于体育是合格类,不是现在的分数类。娃的身体条件各不相同,按分数算在中考分数里太扎心了。

花友

陆~(儿子9岁)

我家就是一个运动渣渣,体力不行,他爸爸体力也不好。这可咋整,没想到有一天体育也要内卷了。

花友

destiny(儿子4岁)

不光怎么看,还要看怎么做。学校的场地问题怎么解决,社区和社会有没有适合孩子体育活动的公共设施。体育课的质量怎么样,有没有教给孩子科学的锻炼知识和方法?孩子能不能从体育运动中得到乐趣?这些问题有了解决措施再谈,否则硬性拔高分值占比,不还是卷学生卷家长么?

花友

两粒小魔豆(女儿2岁)

如果小区里就能跑步,那还等什么?出门吧!

头疼医脚,永远如此。也许出发点是好的,然而不过是换个赛道继续卷起来而已。只是这个赛道更艰难而已。艺术和体育,总体来说都是拼天分的,现在除了天分还加上了银子。原来说考跳绳是因为跳绳最不容易增加家庭负担,结果呢?滋生了大量跳绳培训,还得专门花钱去学。

花友

minimouse(儿子10岁)

一旦和老师挂钩,一切都变味道了,也许体育补习班要大行其道了。我觉得不如学校的体育课好好利用,课间和午休,别再把孩子们圈在教室里,合理付出薪酬,让老师辛苦辛苦,带着孩子们动起来。因为在学校的时间是黄金时段,阳光充足。而体育补习班,几乎都是室内,效果未必好,对眼睛也没有好处。

花友

喜乐儿(儿子8岁)

看来,大家希望孩子能多上体育课,但是要上“目标单纯”的体育课,纯粹为了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不是又和功利的考试目标绑在一起。

如果那样,只会给孩子、家庭带来更大的压力,有什么意义呢?

3

3个App,6个简易装备,

马上在家带娃动起来!

体育课时的增加,总之事件好事。但最近的现实是,随着受疫情影响的地区的增多,连正常上学都成了难事,体育课再多也没用啊,正如这位花友所言:

我们不用年了,我们现在有体育课就挺多的,但是体育课吧,主要需要一个户外的条件,如果是在学校上课的话,体育课多是有用的,但是在家上网课,体育课真的没啥用,孩子现在就在家上网课,每天下午最后一节都是居家体育,但是居家还怎么体育?

by花友peterson(儿子7岁)

居家,还是可以体育的,当然,主要还是要靠爸爸妈妈们自己把这事儿给抓起来。

这一部分我们聊点实用的,在家到底该怎么带娃动起来。以下资源我们之前通过多篇文章分享过,这次做了一个简单的整合,大家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资源,会更方便。

首先,用这3个儿童运动App,

带娃在家跟着练:

No.1GoNoodle—GetMoving

融合唱跳Rap,四分之三的美国小学课堂在使用

观看网址(优酷搜索“GoNoodle”即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